1978年改革开放后恢复律师制度以来,中国律师制度伴随着中国社会主义法治进程不断成长和完善,律师事业得到较快发展。特别是十八大四中全会全面推动依法治国,对律师行业的发展高瞻远瞩的作出了部属,并提出了要求与期盼。但每个行业都是变化与发展的,律师行业也不例外,本律师在多年的实践过程中,从自己的角度,从本所的角度发现一些问题,分析如下。
一、律师行业的现状。
根据全国律协2013年8月26日向社会公开发布的《中国律师行业社会责任报告(2013)》统计显示:截至2012年底,中国(不含港澳台地区)律师数量为232384名,律师平均年增长速度为9.1%。目前我国每1万人口平均拥有1.6名律师。人口律师比最高的是北京市,每1万人口拥有11.7名律师。
截至2012年底,中国律师事务所数量为19361家,律师事务所平均年增长速度约为6%。律师事务所形式主要有合伙所、个人所和国资所三种,其中合伙所是最主要的执业机构形式,共为13835家,占律师执业机构的71.5%;个人所数量为3993家,占律师执业机构的20.6%;国资所数量为1504家,占律师执业机构的7.8%。
目前我国约有630家高校法学院系,在校生超过70万人,每年有数十万法学毕业生毕业参加工作,每年参加司法考试的考生约有30万,每年通过司法考试的约有3万人。
二、发现的问题:
1、律师只进不出的问题,没有合理合法的退出机制。
通过司法考试的考生,只有少部分进入公检法司法机关工作,更多的人选择进入了其他公务员队伍序列。进入律师业或者非律师法律服务业领域的并不是很多。在律师队伍内部,也面临着突出的问题,优秀律师缺乏上升或者晋升的机制,进入律师队伍而后又发现自己不适合做律师业的人,在退出机制没有得到建立下,仍然占据着律师的职位。律师行业良莠不齐,进得多出的少的问题难以解决,一些律师荒于法律服务,生活拮据,以致为了案源,疏于律已,影响行风,疏于学习,律而不师,严重影响了律师队伍的建设。在官本位体制下,许多时候官员的一句话远胜于律师艰辛的努力,加之司法公信力的下降,影响到当事人对律师的信任,法律服务市场难以拓展。然而,中国律师的行业竞争并不会消停,且日益加剧。这种竞争不仅仅是律师之间的竞争,而且还有律师与非律师群体之间的竞争,乃至包括律师与公权力之间的的抗争。律师行业确实有着畸形发展、跛足前行的态势。
但从大的形势来说,按人口比重来说事,国内律师严重不足,但中国律师业竞争将日益加剧,服务水平将迅速提升。国家推动依法治国后,执业人数的增加并不能缓解法律服务需求。所以,对中国律师行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2、律师及律所的执业成本大幅增加,行业内存在服务与收入严重比例失调现象。
改革开放早期律师事务所在法院附近找间普普通通的民房就可开业,现在律所一般得要进入高档写字楼才显得有档次;早期律师靠自行车或公交办案,现在律师汽车已是日常必要的交通工具,甚至坐飞机往返于全国各地;早期律师吃住都在家,现在律师与各行各业打交道,经常出入各种低、中、高档场合;早期公职律师是有工资发的,现在律师从实习开始就没有基本保障;
其次,除了成本大幅增加之外,律师执业的社会环境、司法环境的发生了难以预想的变化。律师行业不仅面临内部存在低价揽业务等恶性竞争等问题,而且还面临来自外部公权力、自身经济乃至人身安全的多重挤压。客观上,律师行业的负面新闻和影响日益增多,使得律师职业“神圣”的面纱被揭开。
三、建议
那么面对着种种困局,我们要如何建设律师队伍才能维护和推进行业发展呢?
(一)关于提高律师行业协会政治地位的建议。
没有人比律师自己更了解律师行业的困局和律师的社会作用。律师既然要通过“天下第一考”的考试,还要每年进行年审,就说明律师行业是一个准入门槛很高的特许行业,特许行业也就必须特别对待。然而,不难看到这样的事实,一些既未参加考试、也无人管理的人员却也可以进入法庭担任代理人或辩护人。这种情形下,中国律师的尊严的荡然无存。律师协会应重视话语权,应及时向社会各界发出自己行业的声音。法律本是统治阶级的工具,中国律师群体的重要性和人员规模,已超过传统的文联、作家协会,所以至少应给予各级律师协会与同级文联、作家协会等的政治地位。只有律师协会的政治地位提高了,才会有话语权,才能代表律师说出律师的心声,律师行业的地位才会有可能得到提高。
(二)关于律师事务所管理的建议。
建设法律服务超市,让老百姓敢打官司,打得起官司,会打官司。律师事务所负责人是一家律师事务所的核心,应有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凝聚力。所主任应该审时度势,因势利导,改变对律师的初级管理模式,即简单提成制、台位出租制的管理模式为团队运作模式,走律师事务所与律师“互利共赢、唇齿相依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所主任不仅要懂人的管理,还要懂市场、懂商业经济,懂人文和社会管理,把律师捏合成一个整体,让律师在一个有团队精神的有分工协作,有经济目标、有发展方向的律师事务所工作,在这个团队中,大家各尽其能,尽心尽力为律师事务所增光添彩和荣誉,维护律师事务所的整体形象和声誉。许多大型律师事务所在全国各地设立了众多的分所,像开“麦当劳肯德基”一样开设律师事务所,这不失为一种比较超前的模式。其实相比而言,我觉得如果像“沃尔玛”、“家乐福”这些大型超市一样,把法律服务产品明码标价,将律师事务所打造成为“法律服务超市”,对于打官司在老百姓面前尚未消除深不可测的感觉时,不失为一种大胆的创新和好的办法。正如目前在郴州的大问律师事务所的经营管理理念,通过公司化有效的规模管理,既可以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也为可以为寻求法律服务的客户提供时尚的场所和放心的品牌,同时也通过规模化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实现了国家、百姓、法律服务超市三方的共赢一样。主要是随着社会对法律服务需求的增长和对法律服务水平高要求,重大、复杂、高端、高收费的案源竞争,将摈弃律师个人的独狼式服务模式,必然走向团队运作模式,律师事务所的规模、品牌、形象,服务能力、服务水平、经营理念一定会成为客户的不二选择。所以律师事务所无论在规模上、管理水平上、品牌建设上等,都应该顺应发展的客观要求,大胆推进律所的行业改革。
(三)关于律师自我成长及培养的建议。
律师个人是律师服务行业的一分子,在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下,每个律师个人也要有自己努力方向和个人品牌意识。律师个人应扬已所长,避己所短,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和确定自己的法律服务方向,强化个人能力,多方位多角度展现自我。可通过以下方式推出自己:1、尽量发表几篇有真知灼见的文章,发表不了也无妨打印出来摆放在办公桌上与朋友交流和欣赏;或通过网络社交平台例如微博,发布自己独创性的作品,展现自己的才华和风采。2、尽量争取机会承办和做好几例有影响的案件,提高自己的知名度;3、争取在顾问单位开设法律课程培训课,扩大自己的社会影响力;4、参加或组织一个论坛,为自己争取或创建一个展现才华的舞台,扩大对外交流,寻找更多合作机会;5、积极参与某些社会公益事业,提高个人社会美誉度。总之就是要恰当利用别人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和风采,而且最重要的是,要塑造自己的人格,打造自己的人格魅力,传播自己的法律服务精神,让更多人感到自己值得信任,并且感觉自己专业、敬业。总之,律师要走出自己的职业瓶颈,要在实践中培育自己的市场资源,增长阅历,形成专业特长,建立兴趣爱好,要发表自己专著和论文,有自己的品牌案例。律师除了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还要找到自己的展现平台,有了一个适合自己的律师所,融进其中,找到家的感觉。律师行业是靠经验累积才能冲出重围的行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永远不要指望“一炮走红”,所以优秀律师脱颖而出需要练习“组合拳”,更需要超常的耐心和持之以恒的坚守。
(四)让市场来淘汰律师,用行业管理来规范被市场淘汰的律师。
在律师业内的竞争加剧的情形下,律师事务所要细分法律服务市场,以适者生存的法则来竞争高端法律业务。律所强者愈强,弱者更弱的趋势渐明。这样,部分律师或者律师事务所将无法生存而会被迫退出法律服务市场势在必然。对于此种要求恢复执业的,行业管理应当建立一个良好的再培训及管理机制。而不是想出就出,想进就进。
希望上述建议能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受到律师同业、同行的重视,在所有律所、律师共同不断地努力下,我们律师的地位不断提高,律师行业不断得到健康发展,为努力为全面深化改革和创建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赶到一定的催化作用。
----湖南大问律师事务所
李巧勇